庐山纪游赠黄伯庸
庐山纪游赠黄伯庸。元代。吴师道。 昔闻匡庐名,今睹雄秀姿。我舟薄其趾,阴雨深蔽之。平生洁清念,谅受庐君知。宁辞三日淹,未恨一见迟。邂逅得佳士,欣然即追随。时云散诸峰,攒青逗参差。五色太古色,相对心融怡。披衿寻鹿迹,抉洞徵贤祠。风雩杳馀韵,书台抗层基。前瞻辨五乳,仰顾指狻猊。却招白鹤仙,下瞰神龙陂。飞桥度三峡,舣棹凌深危。喷涛电雪眩,转石雷霆驰。薄暮不可留,淅淅山风悲。明发开先游,寒溪涉清漪。入门双剑色,夹道万虬枝。飞虹泻青嶂,漱玉下深池。竹亭夐幽阒,四壁多残碑。出林送落日,踏月仍遨嬉。移舟星子湾,回首烟雾时。归来记所历,一一天下奇。兹山信绵邃,览胜犹多遗。简书属有程,逼仄嗟绊羁。悠悠此时路,依依后来期。巢栖云松间,瓢饮涧水湄。昔贤有高躅,安用微官为。
[元代]:吴师道
昔闻匡庐名,今睹雄秀姿。我舟薄其趾,阴雨深蔽之。
平生洁清念,谅受庐君知。宁辞三日淹,未恨一见迟。
邂逅得佳士,欣然即追随。时云散诸峰,攒青逗参差。
五色太古色,相对心融怡。披衿寻鹿迹,抉洞徵贤祠。
风雩杳馀韵,书台抗层基。前瞻辨五乳,仰顾指狻猊。
却招白鹤仙,下瞰神龙陂。飞桥度三峡,舣棹凌深危。
喷涛电雪眩,转石雷霆驰。薄暮不可留,淅淅山风悲。
明发开先游,寒溪涉清漪。入门双剑色,夹道万虬枝。
飞虹泻青嶂,漱玉下深池。竹亭夐幽阒,四壁多残碑。
出林送落日,踏月仍遨嬉。移舟星子湾,回首烟雾时。
归来记所历,一一天下奇。兹山信绵邃,览胜犹多遗。
简书属有程,逼仄嗟绊羁。悠悠此时路,依依后来期。
巢栖云松间,瓢饮涧水湄。昔贤有高躅,安用微官为。
昔聞匡廬名,今睹雄秀姿。我舟薄其趾,陰雨深蔽之。
平生潔清念,諒受廬君知。甯辭三日淹,未恨一見遲。
邂逅得佳士,欣然即追随。時雲散諸峰,攢青逗參差。
五色太古色,相對心融怡。披衿尋鹿迹,抉洞徵賢祠。
風雩杳馀韻,書台抗層基。前瞻辨五乳,仰顧指狻猊。
卻招白鶴仙,下瞰神龍陂。飛橋度三峽,舣棹淩深危。
噴濤電雪眩,轉石雷霆馳。薄暮不可留,淅淅山風悲。
明發開先遊,寒溪涉清漪。入門雙劍色,夾道萬虬枝。
飛虹瀉青嶂,漱玉下深池。竹亭夐幽阒,四壁多殘碑。
出林送落日,踏月仍遨嬉。移舟星子灣,回首煙霧時。
歸來記所曆,一一天下奇。茲山信綿邃,覽勝猶多遺。
簡書屬有程,逼仄嗟絆羁。悠悠此時路,依依後來期。
巢栖雲松間,瓢飲澗水湄。昔賢有高躅,安用微官為。
展开阅读全文 ∨
唐代·吴师道的简介
吴师道(1283—1344),字正传,婺州兰溪县城隆礼坊人。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,卒年惠宗至正四年,年六十二岁。聪敏善记诵,诗文清丽。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,乃致力理学研究,竭力排斥其他学说。元至治元年(1321)登进士第。授高邮县丞,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。因为官清正,被荐任国子助教,延祐间,为国子博士,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。后再迁奉议大夫。以礼部郎中致仕,终于家。生平以道学自任,晚年益精于学,剖析精严。
...〔
► 吴师道的诗(129篇) 〕
元代:
李道纯
庵儿洁净元无物,只个琼蟾养在中。功备炼成三五一,光辉南北与西东。
庵兒潔淨元無物,隻個瓊蟾養在中。功備煉成三五一,光輝南北與西東。
宋代:
宋庠
荣路徘徊力已疲,保全恩惠剧春熙。
须知散栎无庸日,方到群材构厦时。
榮路徘徊力已疲,保全恩惠劇春熙。
須知散栎無庸日,方到群材構廈時。
宋代:
张靖
玉勒嘶风出锦城,山光野色助离情。行行莫倦神华远,芳草连云伴去程。
玉勒嘶風出錦城,山光野色助離情。行行莫倦神華遠,芳草連雲伴去程。
:
陈振家
似铁田泥难务耕,枯焦杂草剩蔫茎。雨星偶洒两三点,雷鼓偏搥几百声。
人定胜天虽见说,龙停司泽岂能成。彼苍莫也胸襟窄,计较凡夫懵懂情。
似鐵田泥難務耕,枯焦雜草剩蔫莖。雨星偶灑兩三點,雷鼓偏搥幾百聲。
人定勝天雖見說,龍停司澤豈能成。彼蒼莫也胸襟窄,計較凡夫懵懂情。
清代:
周之琦
五湖空约,为迷津、翻学鸱夷生计。钓艇渔舟频唤取,替却駪駪征骑。
蕙带徐搴,荪桡缓荡,万顷玻璃碎。青溪几折,晚风吹梦无际。
五湖空約,為迷津、翻學鸱夷生計。釣艇漁舟頻喚取,替卻駪駪征騎。
蕙帶徐搴,荪桡緩蕩,萬頃玻璃碎。青溪幾折,晚風吹夢無際。
宋代:
张玉娘
淑气回春雪渐融,星河天上一宵通。芙蕖万点交秋月,鼓角三更度晓风。
烛影晕迷光绰约,帘环声彻佩玲珑。不妨鸟篆留仙迹,凤辇殷勤出紫宫。
淑氣回春雪漸融,星河天上一宵通。芙蕖萬點交秋月,鼓角三更度曉風。
燭影暈迷光綽約,簾環聲徹佩玲珑。不妨鳥篆留仙迹,鳳辇殷勤出紫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