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曹组的诗 > 蓦山溪·梅

蓦山溪·梅

[宋代]:曹组

洗妆真态,不作铅花御。竹外一枝斜,想佳人,天寒日暮。黄昏院落,无处著清香,风细细,雪垂垂,何况江头路。

月边疏影,梦到消魂处。梅子欲黄时,又须作,廉纤细雨。孤芳一世,供断有情愁,消瘦损,东阳也,试问花知否?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蓦山溪·梅创作背景

  孙惟信以祖荫调监,不乐弃去。一榻外无长物,躬婪而食。此词写于词人一直无人赏识,内心愁闷悲伤恰好看到白雪茫茫中的梅花之时。

蓦山溪·梅鉴赏

  这是一首咏物词,用拟人的手法描写梅的孤傲独立,暗喻作者高风亮节的自我人格。

  上片咏梅,写梅的姿态妖娆和高傲独立。“洗妆真态,不作铅花御”写梅的天然本色,不用胭脂花粉来装扮,有一种天然去雕饰的美感。“竹外一枝斜,想佳人天寒日暮”写梅的姿态,运用了拟人的方式,梅花从翠竹中斜伸出一枝来,就像一位幽独的佳人在天寒日暮时分,倚靠在修竹旁边。接下来“黄昏院落”五句承上句,写黄昏时分,无论是在院落里,还是寒风吹过白雪茫茫的江边之上,孤芳自赏的寒梅,始终发出阵阵的清香。这是对梅高洁品性的进一步赞美,也暗含了对仁人志士高尚品质的歌颂。

  下片写由梅而抒情。从月下梅花做梦说起,“月边疏影”二句化用林逋咏梅的名句“疏影横斜”、“月黄昏”来写在月光下,梅影稀疏,凄清无比,如同美人正进入那叫人销魂的梦境一般。“结子欲黄时”四句是写花落结成梅子,将要变黄时,又要下连绵不绝的细雨了。尽管梅不停地遭受雪和雨的摧残,但她依然独立绽放着花朵,清高绝俗,让人产生敬佩之情。结句“消瘦损,东阳也,试问花知否”,词人自比东阳,已经日渐消瘦了,还戏问花儿,尤显得超尘脱俗,潇洒飘逸。

  全词以清丽委婉的笔墨,细腻的笔触,咏叹了梅花的清芳做骨,表达了作者对高洁的梅花的赞赏之情,也带有一种期待被人赏识重用的渴望。

曹组简介

唐代·曹组的简介

曹组,北宋词人。生卒年不详。字元宠。颍昌(今河南许昌)人。一说阳翟(今河南禹县)人。曾官睿思殿应制,因占对才敏,深得宋徽宗宠幸,奉诏作《艮岳百咏》诗。约于徽宗末年去世。存词36首。曹组的词以"侧艳"和"滑稽下俚"著称,在北宋末曾传唱一时,浅薄无聊者纷纷仿效。但在南宋初却受到有识者的批评,甚至鄙弃。一些词描写其羁旅生活,感受真切,境界颇为深远,无论手法、情韵,都与柳永词有继承关系。

...〔 ► 曹组的诗(41篇)

猜你喜欢

过郧乡寒食日

宋代张嵲

苍茫云树渺相迎,山县烧余祗故城。

鸡犬不闻仍禁火,经过转见乱离情。

戊寅正月寿张华东年兄七十三初度兼订观海之约 其二

明代毕自严

传闻海蜃幻楼台,仙屋筹添瑞气开。岱岳孔林游屐遍,何当把臂向蓬莱。

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 其九

明代孙蕡

令子内庭书制诰,佳孙复作序班郎。一门三代沾恩泽,更着锦衣归故乡。

田园游眺偶成

清代郑献甫

亭皋一叶下,村落暮寒生。落日到鸦背,流云带雁声。

间招荷笠客,偶作傍山行。秋色散平楚,萧萧各自惊。

乐圃林馆六首 其四

宋代张掞

林密帘栊暝,门清树石连。合香乘雨霁,压酒及花前。

嗜古思先辈,伤今话昔年。何由清郁抱,春茗瀹林泉。

行香子 赠布凤华

张海鸥

阳谷春华。小驻云车。凤来仪、孰与清嘉。山东漱玉,岭表鸣笳。

论诗中事,寰中友,镜中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