风中柳 题缀玉轩话别图即送畹华赴日本
风中柳 题缀玉轩话别图即送畹华赴日本。近现代。陈方恪。 渡口梅风,轻约薄罗歌扇。带朝慵、宫衣剪剪。几多离愁,经海清怨。早归来、翠樽低劝。梦想云棠,莫负十洲仙愿。数绣程、珠帘尽捲。春樱壶峤,沧桑人倩。待閒话、画图亲检。
[近现代]:陈方恪
渡口梅风,轻约薄罗歌扇。带朝慵、宫衣剪剪。几多离愁,经海清怨。
早归来、翠樽低劝。
梦想云棠,莫负十洲仙愿。数绣程、珠帘尽捲。春樱壶峤,沧桑人倩。
待閒话、画图亲检。
渡口梅風,輕約薄羅歌扇。帶朝慵、宮衣剪剪。幾多離愁,經海清怨。
早歸來、翠樽低勸。
夢想雲棠,莫負十洲仙願。數繡程、珠簾盡捲。春櫻壺峤,滄桑人倩。
待閒話、畫圖親檢。
唐代·陈方恪的简介
陈方恪(1891—1966)字彦通,斋号屯云阁、浩翠楼、鸾陂草堂。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陈三立第四子,陈寅恪弟,在家族中排行第七,故人又称其为“陈家老七”、“彦老七”。光绪十七年(1891)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。受家学影响,从小习诗词文章,传承散原老人文脉。师从陈锐、周大烈、王伯沆等名士,又得梁鼎芬、沈曾植、樊增祥、朱古微、郑文焯、陈衍、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,诗名在其兄陈衡恪、陈隆恪、陈寅恪之上。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,名士气派十足,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“金陵最后一个贵族”。
...〔
► 陈方恪的诗(135篇) 〕
宋代:
许及之
不见融州夏涉秋,居然款对豁羁愁。
犹存尊足怜同病,不击虚舟任打头。
不見融州夏涉秋,居然款對豁羁愁。
猶存尊足憐同病,不擊虛舟任打頭。
:
向雪湖
曈曨晓日上帘旌,又听林鸠逐妇声。
可笑天公无定向,只随汝辈作阴晴。
曈曨曉日上簾旌,又聽林鸠逐婦聲。
可笑天公無定向,隻随汝輩作陰晴。
明代:
曾曰唯
杏雨香春江,柳花上行李。立马一书生,感时涕江涘。
握手访中原,茫茫不可视。今上古武丁,鼎铛缺双耳。
杏雨香春江,柳花上行李。立馬一書生,感時涕江涘。
握手訪中原,茫茫不可視。今上古武丁,鼎铛缺雙耳。
清代:
缪公恩
伏雨连朝长绿苔,一樽时对北窗开。谁云酒是消愁物,往事都从醉后来。
伏雨連朝長綠苔,一樽時對北窗開。誰雲酒是消愁物,往事都從醉後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