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调歌头 其二
水调歌头 其二。清代。樊增祥。 日暮倚修竹,散步咏凉天。素娥应是无恨,玉貌似当年。月照阑干花影,花底玉笙双髻,清福几人全。云捧夜珠出,置我掌中间。绛河转,银烛灺,未成眠。人生离别何恨,菱镜有时圆。昨夜双桐吟雨,今夜两星添柳,人意判温寒。千里共明月,持此慰婵娟。
[清代]:樊增祥
日暮倚修竹,散步咏凉天。素娥应是无恨,玉貌似当年。
月照阑干花影,花底玉笙双髻,清福几人全。云捧夜珠出,置我掌中间。
绛河转,银烛灺,未成眠。人生离别何恨,菱镜有时圆。
昨夜双桐吟雨,今夜两星添柳,人意判温寒。千里共明月,持此慰婵娟。
日暮倚修竹,散步詠涼天。素娥應是無恨,玉貌似當年。
月照闌幹花影,花底玉笙雙髻,清福幾人全。雲捧夜珠出,置我掌中間。
绛河轉,銀燭灺,未成眠。人生離别何恨,菱鏡有時圓。
昨夜雙桐吟雨,今夜兩星添柳,人意判溫寒。千裡共明月,持此慰婵娟。
唐代·樊增祥的简介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
...〔
► 樊增祥的诗(419篇) 〕
明代:
何景明
闻汝西山去,题诗十日还。独行翠微里,应到玉泉湾。
石璧云孤袅,冬岩菊自斑。烟霞发妙思,高咏眇尘寰。
聞汝西山去,題詩十日還。獨行翠微裡,應到玉泉灣。
石璧雲孤袅,冬岩菊自斑。煙霞發妙思,高詠眇塵寰。
:
欧阳元
扶摇万里上青霄,凤阙龙池步步瑶。驼背负琛金络索,象身备驾玉逍遥。
衣冠俯伏传呼岳,千羽低徊看舞韶。湖海布衣瞻盛事,他时田野梦天朝。
扶搖萬裡上青霄,鳳阙龍池步步瑤。駝背負琛金絡索,象身備駕玉逍遙。
衣冠俯伏傳呼嶽,千羽低徊看舞韶。湖海布衣瞻盛事,他時田野夢天朝。
:
刘崧
对酒不能饮,高人方醉眠。衣裳侵石冷,冠帻挂云偏。
地迥星联户,风澄露满天。冥冥清夜过,惊起问初筵。
對酒不能飲,高人方醉眠。衣裳侵石冷,冠帻挂雲偏。
地迥星聯戶,風澄露滿天。冥冥清夜過,驚起問初筵。
明代:
石宝
明月出东方,虫声初在户。宿霭倏已收,庭阶出芳杜。
流云翻细波,坐对喜欲舞。秋色何悠扬,龙泉碧花古。
明月出東方,蟲聲初在戶。宿霭倏已收,庭階出芳杜。
流雲翻細波,坐對喜欲舞。秋色何悠揚,龍泉碧花古。
宋代:
杨万里
暖轿行春底见春,遮栏春色不教亲。
急呼青繖小凉轿,又被春光著莫人。
暖轎行春底見春,遮欄春色不教親。
急呼青繖小涼轎,又被春光著莫人。
唐代:
马戴
远归从此别,亲爱失天涯。去国频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鸣蛩闻塞路,冷雁背龙沙。西次桑干曲,洲中见荻花。
遠歸從此别,親愛失天涯。去國頻回首,方秋不在家。
鳴蛩聞塞路,冷雁背龍沙。西次桑幹曲,洲中見荻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