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狐之笔
董狐之笔 (董狐之筆 ) 是一个汉语成语,拼音是dǒng hú zhī bǐ,。。。
拼音读音
拼音dǒng hú zhī bǐ
怎么读
注音ㄉㄨㄥˇ ㄏㄨˊ ㄓ ㄅ一ˇˊ
繁体董狐之筆
出处《左传 宣公二年》载:赵穿杀晋灵公,身为正卿的赵盾没有管,董狐认为赵盾应负责任,便在史策上记载说赵盾弑其君。为赵盾所杀。后孔子称赞说:“董狐,古之良史也,书法不隐。”
例子《曾国藩》曾国荃对大哥的说法不服气。去年湘中士人公推王闿运撰湘军志。王闿运也扬言,为湘军修志一事非他莫属,他要秉董狐之笔,不溢美,不饰恶,为湘军存一信史。
※ 成语董狐之笔的拼音、董狐之笔怎么读由汉语字典成语大全提供。
在线汉字转拼音
※ 与(董狐之笔)相关的成语及拼音:
合浦珠还 | 合浦:汉代郡名,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。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。 |
顾后瞻前 | 同“瞻前顾后”。 |
说一不二 | 指说话算数;说了就不更改。 |
乐道好古 | 以守道为乐,喜爱古制。 |
不三不四 | 不像这也不像那。即不像样子;不伦不类。形容不正派或不像样子。 |
拉大旗作虎皮 | 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、蒙骗人。 |
夫唱妇随 | 唱:原为“倡”;即倡议;提出某种意见。丈夫说什么;妻子也跟着说什么。是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表现。形容夫妻和睦。 |
不费吹灰之力 | 形容事情做起来非常容易,不花一点力气。 |
惹事生非 | 招惹是非,引起争端。 |
折臂三公 | 晋代的羊枯,曾坠马折断手臂,官至三公。指贵官堕马。 |
发号施令 | 发、施:发布;下达;号:号令、命令。发布命令;下达指示;进行指挥。 |
本末倒置 | 本:树根;比喻事物的根本;末:树梢;比喻事物的枝节;置:放置。形容把主要的和次要的;重要的和不重要的;本质的和非本质的弄颠倒了。 |
吉光片羽 | 片羽:一片羽毛;指吉光身上的一小块毛皮;吉光:古代传说中的神兽;毛皮为裘;入水数日不沉;入火不焦。比喻残存的极其珍贵的文物。 |
古往今来 | 从古代到现在。泛指很长一段时间。 |
法不阿贵 | 法:法律。阿:偏袒;讨好。指法律不偏袒有权势富贵的人。意思是秉公执法;不畏权贵。 |
鲜血淋漓 | 淋漓:不停往下滴落的样子。形容鲜血流淌不止。 |
不合时宜 | 时宜:当时的需要或时尚。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。 |
如火如荼 | 荼:音图。像火一样红;像茅草花一样白。比喻气势浩大而热烈。 |
魂飞天外 | 灵魂脱离躯体飞到天空之外。形容惊恐到极点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饿殍满道 | 殍:饿死的人。满路都是因饥饿而死的人的尸体。形容饥荒灾祸严重,人民大量死于饥寒的惨状。 |
势在必行 | 行:做。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,必须采取行动。 |
慢条斯理 | 形容说话做事动作缓慢;不慌不忙。 |
惊心悼胆 | 悼:战栗。形容恐惧到极点。 |
勿谓言之不预 |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,表示事前已讲明白。 |
变态百出 | 形容事物形态变化之多。 |
背义忘恩 | 指背弃道义,忘却恩德。同“背恩忘义”。 |
闻所不闻 | 听到从未听到过的。形容事物非常希罕。 |
最近成语拼音查询:
更多成语的拼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