fān

番子


拼音fān zǐ
注音ㄈㄢ ㄗˇ

番子

词语解释

番子[ fān zǐ ]

⒈  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。

⒉  明清时缉捕罪犯的差役。明代役长称档头,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。清代番子,由协领官统率,归刑司指使,司缉捕刑杖。另有户司番子,司照料贡物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旧称少数民族或外国人。

宋 蔡絛 《铁围山丛谈》卷二:“威仪尽识 汉 君臣,衣冠已变□番子。凯歌还,懽声载路,一曲春风里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九回:“那番子性野,不知王法,就持了刀杖器械,大打一仗。”
清 俞正燮 《癸巳类稿·驻札大臣原始》:“始者, 蒙古 番子尚红教, 宗喀巴 者为 观世音 化身,学红教於 萨迦庙,而忽归黄教。”

⒉  明 清 时缉捕罪犯的差役。 明 代役长称档头,下有番子数人为干事。 清 代番子,由协领官统率,归刑司指使,司缉捕刑杖。另有户司番子,司照料贡物。参阅 清 西清 《黑龙江外记》卷三。
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九五回:“説 平安儿 小廝,偷了印子铺内人家当的金头面,还有一把镀金钩子,在外面养老婆,吃番子拏在巡检司拶打。”
《明史·刑法志三》:“番子即突入执讯之,无有左证符牒,贿如数,径去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十九回:“晁大舍 也不消掩藏, 唐氏 也不用避讳。只是瞒不过那两个女番子的眼睛,从新又步步提防起来。”

国语辞典

番子[ fān zi ]

⒈  旧日用来称呼外国人。

《儒林外史·第三九回》:「那番子性野,不知王法,就持了刀杖器械,大打一仗。」

⒉  明清时稽查缉捕罪犯的差役。

《明史·卷九五·刑法志三》:「番子即突入执讯之,无有左证符牒,贿如数,径去。」

分字解释


※ "番子"的意思解释、番子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