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耳为目
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把听到的当作亲眼目睹的。指对传闻的事情不加分析就信以为真。
出处清·张春帆《九尾龟》第一百七十回 :“但是如今的那班督抚,也都是些以耳为目、不分黑白的人。”
例子据我那小东人说得来十三妹姑娘怎的个孝义,怎的个英雄,我那老东人以耳为目,便轻信了这话。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七回
基础信息
拼音yǐ ěr wéi mù
注音一ˇ ㄦˇ ㄨㄟˊ ㄇㄨˋ
繁体以耳為目
感情以耳为目是中性词。
用法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;指不去实践。
近义词以耳代目
字义分解
展开阅读全文 ∨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浪迹江湖(意思解释)
- 惨不忍睹(意思解释)
- 望尘莫及(意思解释)
- 普天同庆(意思解释)
- 长江后浪推前浪(意思解释)
- 余波未平(意思解释)
- 鼻青脸肿(意思解释)
- 功成名就(意思解释)
- 流离颠沛(意思解释)
- 玉卮无当(意思解释)
- 反治其身(意思解释)
- 路无拾遗(意思解释)
- 色中饿鬼(意思解释)
- 归马放牛(意思解释)
- 作乱犯上(意思解释)
- 水中捞月(意思解释)
- 吴下阿蒙(意思解释)
- 有血有肉(意思解释)
- 茕茕孑立(意思解释)
- 珠玉之论(意思解释)
- 皮笑肉不笑(意思解释)
- 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(意思解释)
- 战战业业(意思解释)
- 才高七步(意思解释)
- 苦口婆心(意思解释)
- 过门不入(意思解释)
- 细水长流(意思解释)
- 呼风唤雨(意思解释)
※ 以耳为目的意思解释、以耳为目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重整旗鼓 | 重:重战;整:整顿;整治;旗鼓:古代作战时用来发号令的旌旗和战鼓;用以代表军事力量。比喻失败或受挫后;重新整顿组织力量;准备再干。也作“重振旗鼓”。 |
亲上作亲 | 亲戚间再结姻亲。 |
武不善作 | 意思是既动武就不能讲斯文。 |
从俗浮沉 |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。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。 |
起兵动众 | 众:大队人马。旧指大规模出兵。现多指动用很多人力做某件事。 |
劳民伤财 | 劳民:使人民劳累;伤:耗费。既让人民劳累受苦;又耗费了资财。指滥用人力物力;造成浪费。 |
言而无信 | 信:信用。说话不算数;没有信用。原作“言而不信”。 |
繁文缛节 | 文;节:旧时指礼节;缛:繁重。繁琐过多的礼节、仪式。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。 |
朝令夕改 | 早上发的命令;晚上就改变。形容政令多改;使人民无所适从。 |
时易世变 | 时代变迁,世事也不一样。 |
咄咄逼人 | ①气势汹汹;盛气凌人;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。咄咄:表示惊奇的声音。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;令人惊诧。 |
捞一把 | 用不正当手段取得一些利益。 |
进道若退 |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。 |
色中饿鬼 | 比喻极其贪色的人。 |
将伯之呼 | 指求人帮助。 |
令人作呕 | 呕:想吐;恶心。形容使人厌恶。 |
家破人亡 | 家园被毁;亲人死亡。形容家庭惨遭不幸。 |
认贼作父 | 把坏人当作父亲;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。 |
匪夷所思 | 匪;即“非”;不是;夷:通“彝”;法度、常规;引申为寻常的;一般的。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。形容人的思想、言谈、技艺、事情等离奇;超出寻常。 |
离本趣末 | 趣:通“趋”,趋向。丢掉根本,追逐末节 |
足不出门 | 同“足不出户”。 |
北斗之尊 | 北斗星的位置近于天的中心。比喻地位非常尊贵。 |
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过甚其词 | 话说得太过分;与实际不相符。 |
群山四应 | 应:应和。四面群山纷纷响应。比喻一声号召,人们群起响应。 |
他山之石 | 别的山上的石头。比喻能帮助自己提高见识改正缺点、错误的外力。 |
拆东墙补西墙 | 拆倒东边的墙,以修补西边的墙。比喻临时勉强应付。亦比喻临时救急,不是根本办法。 |
绝路逢生 |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