洗耳恭听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洗耳:擦洗耳朵;比喻很重视听对方说话;恭:恭敬地。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。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。指专心地听。
出处元 郑廷玉《楚昭公》第四折:“请大王试说一遍,容小官洗耳恭听。”
例子如此甚妙,我们洗耳恭听。(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八回)
基础信息
拼音xǐ ěr gōng tīng
注音ㄒ一ˇ ㄦˇ ㄍㄨㄥ ㄊ一ㄥ
繁体洗耳恭聽
感情洗耳恭听是中性词。
用法连动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讽刺或诙谐语。
辨形“恭”,不能写作“公”。
近义词倾耳细听
反义词充耳不闻
英语be all ears(be very attentive (eager) to hear; listen respectfully)
俄语внимáтельно и почтите льно слушать
日语謹(つつし)んで拝聴(はいちょう)する
法语prêter une oreille attentive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名山大川(意思解释)
- 锲而不舍(意思解释)
- 杀手锏(意思解释)
- 富贵骄人(意思解释)
- 凿壁借光(意思解释)
- 惜指失掌(意思解释)
- 明争暗斗(意思解释)
- 年少无知(意思解释)
- 空谷传声(意思解释)
- 必由之路(意思解释)
- 自食其果(意思解释)
- 交臂历指(意思解释)
- 一窍不通(意思解释)
- 鲜血淋漓(意思解释)
- 别有用心(意思解释)
- 脸黄肌瘦(意思解释)
- 五花八门(意思解释)
- 神不知鬼不觉(意思解释)
- 迷迷糊糊(意思解释)
- 始终一贯(意思解释)
- 勿谓言之不预(意思解释)
- 落荒而逃(意思解释)
- 举棋不定(意思解释)
- 草长莺飞(意思解释)
- 跃然纸上(意思解释)
- 冰天雪地(意思解释)
- 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(意思解释)
- 归老林下(意思解释)
※ 洗耳恭听的意思解释、洗耳恭听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安身之处 |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。 |
任人唯亲 | 任:任用。唯:只。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样;只用和自己关系亲近的。 |
梦幻泡影 | 佛教用语。认为世界上的事物都象梦境、幻术、水泡和影子一样空虚。后比喻空虚而容易破灭的幻想。 |
回光反照 | 指日落时由于反射作用而天空中短时发亮。比喻人死前精神突然兴奋。也比喻事物灭亡前夕的短暂兴旺。 |
结党营私 | 营:谋求。互相组成小集团;为谋得个人私利而干坏事。也作“植党营私。” |
绳锯木断 | 拉绳作锯;也能锯断木头。比喻力量虽小;条件虽差;只要坚持不懈地去做;就能把难办的事做成。 |
名重一时 |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,受到广泛重视。亦作“名震一时”、“名得当时”、“名噪一时”、“名倾一时”。 |
明争暗斗 | 表面上和暗地里都在进行争斗;形容内部钩心斗争;互相争斗的情况。 |
志在千里 | 形容志向远大。 |
以身试法 | 身:亲身;指生命;试:尝试;法:法律;刑法。拿性命去尝试法律。 |
因噎废食 | 噎:食物堵塞在咽喉;废:停止;食:吃。因吃东西卡过喉咙;从此就停止吃东西。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;就停止不干。 |
自食其果 |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。形容自己做坏事;自己受害。 |
结驷连骑 | 随从、车马众多。形容排场阔绰。 |
作乱犯上 | 犯:冒犯。违抗尊长或朝廷,为悖逆或叛乱的行为。 |
囚首垢面 | 象监狱里的犯人,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。形容不注意清洁、修饰。 |
风和日丽 | 和:柔合;温和。轻风柔和;阳光灿烂。形容天气晴和。 |
悬石程书 | 形容勤于政事。 |
敢不承命 | 敢:反语,“怎敢”、“不敢”之意;承:接受。怎么敢不承受你的命令呢?或怎么敢不接受你的意见呢? |
意兴索然 | 索然:全无,空尽。兴致全无。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。亦作“兴致索然”。 |
横七竖八 | 有的横着;有的竖着。形容杂乱无章;没有条理。 |
身败名裂 | 地位丧失;名声败坏。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;遭到彻底失败。 |
取之不尽 | 拿不尽。形容极其丰富。 |
乐以忘忧 |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。 |
哀兵必胜 | 哀兵: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。一说“哀;悯也”。怜惜和慈爱士卒。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。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;能奋起抗战;必获胜利。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。 |
师严道尊 | 为师之道要尊贵、庄严。《礼记 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宋 韩淲《涧泉日记》:“郑康成事马融,三年不得见,乃使高业弟传授于玄……汉之师道尊严如此。” |
惹是生非 | 惹:引起。非:事端。招惹是非;引争事端。 |
千里命驾 | 命驾:命人驾车。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。形容友情深厚。 |
西学东渐 | 渐:流入。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