弃甲曳兵
意思解释
基本解释弃:丢弃;甲:古时军人穿的铁片做成的护身衣;曳:拖着;兵:兵器。丢弃铠甲;拖着兵器。 形容打了败仗而狼狈逃窜。
出处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”
例子杀得冷军左支右绌,只好弃甲曳兵,败阵下去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二十八回)
基础信息
拼音qì jiǎ yè bīng
注音ㄑ一ˋ ㄐ一ㄚˇ 一ㄝˋ ㄅ一ㄥ
繁体棄甲曳兵
正音“曳”,不能读作“xiè”。
感情弃甲曳兵是贬义词。
用法联合式;作状语、补语;含贬义。
辨形“曳”,不能写作“戈”。
近义词抱头鼠窜、丢盔弃甲
反义词所向披靡、马到成功
英语throw away their armour and trail their weapons behind them
字义分解
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
- 不可多得(意思解释)
- 入吾彀中(意思解释)
- 初出茅庐(意思解释)
- 亭亭玉立(意思解释)
- 离经辨志(意思解释)
- 失魂丧胆(意思解释)
- 反复无常(意思解释)
- 费尽心机(意思解释)
- 抛砖引玉(意思解释)
- 极重不反(意思解释)
- 喔咿儒睨(意思解释)
- 闭关自守(意思解释)
- 命与仇谋(意思解释)
- 婆婆妈妈(意思解释)
- 孝子贤孙(意思解释)
- 文山会海(意思解释)
- 通俗易懂(意思解释)
- 刻不容缓(意思解释)
- 古往今来(意思解释)
- 叫苦连天(意思解释)
- 粉墨登场(意思解释)
- 地丑德齐(意思解释)
- 以直报怨,以德报德(意思解释)
- 迫不得已(意思解释)
- 匪夷所思(意思解释)
- 众口铄金,积毁销骨(意思解释)
- 鸡口牛后(意思解释)
- 欧风美雨(意思解释)
※ 弃甲曳兵的意思解释、弃甲曳兵是什么意思由汉语字典提供。
相关成语
成语 | 解释 |
---|---|
解铃还须系铃人 |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,仍由谁去解决。 |
床上安床 | 比喻不必要的重叠。 |
明若观火 | 象看火那样清楚。形容看事物十分明晰。 |
铁郭金城 |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。 |
扫地出门 | 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;室内干干净净;不留任何东西。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;连人也被赶出家门。 |
人面兽心 | 空有人的外貌;品德却像兽类。形容品德极坏。 |
举世混浊 | 举:全。混浊:不清明。世上所有的人都不清不白。比喻世道昏暗。 |
南辕北辙 | 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。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。 |
直捣黄龙 |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。捣:捣毁;黄龙:黄龙府;金人腹地。现泛指敌人腹地。 |
偃旗息鼓 | 偃:放倒;息:停止。原指秘密行军;不暴露目标。后用以指休战或不声不响停止行动。 |
衣锦还乡 | 衣:穿;锦: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。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;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。 |
兄弟阋墙,外御其侮 | 阋:争吵;墙:门屏;御:抵御。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,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。比喻内部虽有分歧,但能一致对外。 |
国泰民安 | 泰:太平。国家太平;人民生活安定。 |
螓首蛾眉 | 螓:蝉的一种。螓首:额广而方;蛾眉:眉细而长。宽宽的额头,弯弯的眉毛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 |
匡谬正俗 | 纠正错误,矫正陋习。 |
共商国是 | 国是:国事;国家的大政方针。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。 |
生拉硬扯 | 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牵强附会。也形容用力拉扯,勉强别人听从自己。 |
风虎云龙 | 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|
香火姻缘 | 香和灯火都用于供佛,因此佛教称彼此意志相投为“香火因缘”。《北史·陆法和传》:“法和是求佛之人,尚不希释梵天王坐处,岂规王位?但于空王佛所,与主上有香火因缘,且主上应有报至,故救援耳。” |
无稽之谈 | 稽:音机;查考;谈:话语;传言。没有根据的说法。 |
人面狗心 | ①《晋书·苻朗载记》:“朗曰:‘吏部为谁,非人面而狗心,狗面而人心兄弟者乎?’王忱丑而才慧,国宝美貌而才劣于弟,故朗云然。”后因以“人面狗心”比喻容貌美好而才学低下的人。②犹言人面兽心。 |
金口木舌 | 以木为舌的铜铃,即木铎,古代施行政教传布命令时所用。指宣扬教化的人。 |
爱毛反裘 | 古时穿皮毛衣服,毛的一面向外。比喻不重视根本,轻重倒置。 |
坐怀不乱 | 春秋时鲁国的柳下惠将受冻的女子裹于怀中,没有发生非礼行为。形容男子在两性关系方面作风正派。 |
斗转星移 | 北斗转换了方向;星辰移了位置。形容时间的流逝;岁月的变迁。斗:北斗星;星:星辰。 |
霜露之悲 | 对父母先祖的悲思。 |
薪尽火灭 | 薪:柴火。柴草完了,火也就灭了。比喻死亡。 |
以夷制夷 | 夷:旧时泛指外族或外国。利用外族或外国之间的内部矛盾;使其相互冲突;削弱其力量。 |